( 胡啟贇 洛杉磯加大醫學院臨床講師 )
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 News & World Report) 大學排行榜上前十名的杜克大學 (Duke University),於十二月十五日宣布645名美國應屆畢業的高中生獲得提早錄取(Early Decision)的資格。作為杜克校友,我有機會跟其中數位申請人面談。我發現這些高中生全都是資優生,有獨立的思考,並通過社區服務向社會作出貢獻。我以認識這群未來的師弟,師妹感到自豪。
甚麼是Early Decision?提早錄取是一種優先申請美國大學的制度,讓學生能夠更早地申請他們喜歡的學校並更早地獲得學校的答覆。截止日期通常較常規招生 (Regular Admission) 的截止日期來的早。像杜克大學,每年提早錄取的截止日期是十一月一日,而常規招生的截止日期卻是兩個月後的一月二日。其他名牌學校,如麻省理工 (MIT),康乃爾(Cornell),史丹福大學的提早錄取和常規招生的截止日期也是如此。請讓我簡單描述提早錄取的好與壞。
提早錄取是一種讓已經找到夢想中的大學(dream school)的學生申請入學的優先制度。基於這個制度有綁定的協議 (binding agreement),學生只能在審核結果之前申請此一學校。要是被錄取了,學生就不能反悔最初去這間學校讀書的決定。如果某一學生違反了這種協議,那麼他在美國大學中的信譽將會嚴重受損,這也就意味著這個學生將不會被美國其他的大學所接受。
由於提早錄取的審核結果會在常規招生的截止日期前發布,所以學生萬一沒有被錄取,也還來得及透過常規招生再申請其他大學。提早錄取的好處是學生已於十二月十五日收到夢想大學的決定,可是常規招生的學生卻需要等待至明年四月一日才知道審核結果。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申請上大學的資訊,我將會在2011年1月11 日 (星期二)下午7時在洛杉磯AM1430粵語節目「天空下的彩虹」為大家講解。外州朋友可上網http://am1430.net /RadioPlay.aspx (Internet Explorer only) 於同一時間收聽。
從杜克大學剛公布的提早錄取資料,我看到了以下趨勢。首先,更多應屆畢業的高中生申請提早錄取(增加十一個百分點)。其次,大學增加錄取這群學生(增加九個百分點)。由於杜克大學於提早錄取已獲得645名學生,資優生在常規招生中的競爭將會難上加難。據杜克大學的統計,將會有25000的學生爭奪餘下的 1055個學額。因此,如果家長和孩子有一所心儀大學,我鼓勵你們在未來考慮申請提早錄取 (Early Decision or Early Admission)。
不過,心儀大學不一定需要是「十大名校」!請按子女的興趣作出決定。父母也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家庭經濟條件有限就不讓孩子上私立名校。很多時候,這些學校可能發出更多的獎學金。我深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祝應屆畢業的高中生能找到適合你的大學。
Sunday, December 26, 2010
Sunday, October 17, 2010
大麻合法影響深遠
加州第19號提案「大麻(Marijuana)合法化」,11月2日就要公投了,該案的概要是讓21歲或以上的加州成年人,可合法擁有、種植,或運輸大麻供個人使用;並且可在每棟民宅或土地種植25平方呎的大麻。但禁止大麻在校園販售,在未成年兒童前吸食,和在公共場所使用大麻。儘管根據聯邦法律,這些行為仍然是非法的,但在州政府授權下,地方政府可對大麻抽取銷售稅。根據州均衡委員會的估計,從每盎司大麻銷售徵收50美元銷售稅,便能每年產生14億美元新稅收。
此案的支持者認為,2008年加州警方逮捕約7萬8500名大麻使用者或大麻有關罪行的人,提案通過可允許警方集中資源去執行其他現行的刑事法律。根據9月間的菲爾德民調(Field Poll)訪問可能的投票選民得出的結果,發現支持19號提案的比例為49%,領先反對者的42%。7月間的調查更發現47%的已登記選民至少曾抽過一次大麻。
醫師處方 可獲大麻
大麻在加州現時真是不合法?不對,加州選民於 1996年透過公投第 215號提案將醫療用大麻合法化。病患需要醫師處方能獲得藥用大麻,有的病人稱之為「醫療大麻卡」 但對於獲得大麻的管道幾無規定,以致有些有處方箋的病患仍自行種植大麻,而供應藥用大麻的「大麻藥房」在社區也越開越多。
藥用大麻可用在愛滋病、癌症、青光眼等嚴重的疾病,但卻有可能被不必要的用於其他疾病,包括壓力、頭痛、胃痛、失眠、頸部僵硬…。自第215號提案通過後,其他州也紛紛效仿。現時14個州和華盛頓特區都制定了醫用大麻合法化法律。可以推測11月加州「大麻合法化」提案如通過,將影響其他州甚至整個美國法律。作為一位精神科急診醫生,我大聲反對第19號「大麻合法化」提案。
長期使用 精神異常
我記得在醫學院當學生時,教授告訴我們老年人甚少酗酒和濫用非法藥品 (illicit drugs)。可是,當我成為一名精神科醫生後,我發現事實可能並非如此。在加州,警察或專業人員可以強制任何因為精神異常有傷害自己、他人,或具有嚴重殘障的人,接受72小時病情評定和精神治療(72-hour hold)。其中,不少老人家 (26.7%)是因為酗酒和濫用藥物的緣故而演變成精神異常。這百分比和其他年齡組別是沒有什麼不同的。
筆者曾於2010年在醫院精神科學術期刊發表一研究報告,這研究表明,嬰兒潮一代經歷嬉皮世代伍德斯托克 (Woodstock)毒品洗禮,相信大麻和LSD是「可以接受的非法藥物」。但是,許多案例證明,長期使用會導致精神異常。藥物濫用是不分經濟、種族、性別或年齡的限制。當提案鼓勵大麻合法化,表示我們正在告訴下一代「上癮是可以接受的」。然而,治療藥物濫用的問題,比非藥物濫用有關的疾病,要昂貴 26%!
醫學界的共識,大麻可能有助於治療神經疼痛 (nerve pain),刺激愛滋病人消瘦綜合症候群(AIDS wasting syndrome)的食慾,和控制化療相關的噁心和嘔吐。不過,需要更多的臨床研究。就像上面提到的老人藥物濫用研究一樣,醫學的發展是需要現實生活的觀察。雖然大麻可以緩解疼痛、抑制噁心、減輕焦慮、改善情緒,並充當鎮靜劑,醫學界並不確定大麻是一種有效治療精神病的藥物。更重要的是,沒有醫生會說抽大麻是安全的。在傳統抽的大麻已發現有潛在的致癌物質,長期使用會導致癌症和心臟病發作。醫學界數十年來告訴人們不要吸菸正是吸食任何植物也可有這個問題。此外,自1985年以來,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 已批准 Marinol (屈大麻酚)藥丸給真正有需要醫用大麻的病人。這處方藥丸沒有致癌物質。
濫用依賴 危害社會
雖然大麻可能有藥用價值,吸食大麻卻可能導致濫用 (abuse) 和依賴 (dependence),並危害病患的職業和社會功能。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 (DSM-IV-TR)列下6大麻有關的疾病
1) 中毒 (intoxication);2) 濫用 (abuse); 3) 譫妄 (delirium); 4) 引起精神障礙 (cannabis-inducedpsychosis); 5) 引起的焦慮症 (cannabis-induced anxiety); 6) 有關的疾病 (not otherwise specified)。這裡我描述一例精神異常的亞裔學生在精神科急診的表現:
X 先生,單身,在高中和初中開始吸菸。在大學因為社會孤立感,他試圖吸食大麻。他很快發現吸食大麻能平息焦慮,並能認識更多朋友。X先生的一天是這樣的:通常在下午醒來,然後花大量時間準備早餐(大麻加劇他的烹飪感官)。早餐後他回到自己的房間,幾個小時玩在線視頻遊戲。他否認自己有任何睡眠障礙,當他感到昏昏欲睡,他會吸更多的大麻,因為它給他帶來更多的能量和提高了他的心情。他最後一任女友說他枯燥,但拒絕與他嘗試大麻。他無法集中精神做功課,卻認為大麻使他少煩躁,他忘記過去的夢想了。
吸大麻使他與父母爭吵,終於發生意外。一天,他認為父母都是怪物,用刀傷害他們。他似乎不明白,他長期使用大麻才是問題所在。他表示,他喜歡吸食大麻,並認為它使他更容易享受他的世界。當我告訴他,他一定要去住院戒毒,他說,我有一張「醫療大麻卡!」
在那一刻,我真想向加州的醫務委員會投訴。可是215號提案和加州聯邦法官裁定,聯邦政府不可以起訴採用大麻治療病人的醫生。永久禁令禁止政府採取任何行動,包括調查,導致吊銷醫生執照「只是因為醫生以真誠的醫學判斷建議醫療大麻給病人。」
如果醫生開太多止痛藥,他早已被扔進監獄裡!不管我和他的父母怎麼說,72小時後, X先生返回他的大麻世界。215號提案提高青少年吸食大麻,並導致他們學術成績下降。19號提案 「大麻合法化」,將令濫用情況雪上加霜。青少年對毒品實在是相當聰明的,他們使用認為是安全的藥物,避免那些他們認為是有害的。從「醫療大麻卡」到「大麻合法化」只會讓他們認為大麻是好的。「醫療大麻卡」法律教育我們的下一代不誠實。當他們看到吸毒者和少數醫生濫用法律,並沒有得到懲罰,他們可能認為這是正常做的事。
大麻可導致車禍或犯罪,從1996年至2001年加州致命的車禍數量增加一倍,一項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研究發現,在不使用酒精司機之中,45%魯莽駕駛司機大麻檢驗呈陽性。另一項研究發現,大量服用大麻的司機陷入嚴重車禍的是非使用者的為9.5倍。服用大麻使人加強視覺刺激,時間失真,降低記憶,決策判斷減少。第19號「大麻合法化」提案會導致更多意外。濫用大麻者更進一步可能犯罪。一項2001年研究發現,濫用大麻可引起殺人、魯莽危害的罪行和嚴重的犯罪。藥物或酒精能影響正常人虐待兒童,我們為什麼要大麻合法化?
第 19號「大麻合法化」提案維護僱主的權利,讓僱主處分因大麻影響工作績效的員工。筆者曾經面對這種兩難。一名實習醫生大麻檢驗呈陽性,但他否認服用大麻。他說可能是宗教活動儀式引起的意外。因為四氫大麻酚在體內可以持續長達 30天,我們不能指責他使用違禁藥物。最後我們的妥協是讓他去度假,直到他不再檢驗呈陽性。但是,如果大麻合法化, 僱主還可以檢驗員工?
作為一位精神科急診醫生,我反對第19號「大麻合法化」提案。 (作者為洛杉磯加大醫學院臨床講師,精神科醫師)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廣場》大麻合法影響深遠
Wednesday, October 13, 2010
多認識精神病人讀後 (Response from a reader)
九月十一日星期六拜讀洛杉磯加大醫學院臨床講師胡啟贇老師所撰寫的一篇名為「多認識精神病人」的文章,深有所感。為喚起社會人士對這種病人的同情與照顧, 爰就個人的經驗,作一描述,以供參考。與本人恩愛五十多年的另一半,就不幸患有這種疾病,這是一種最殘酷的病症,病人和家人都深受其苦,有時真的呼天搶 地,悲痛欲絕,泣不成聲,萬分無奈。這是人間最痛苦、最受折磨的一種病。病人永遠不承認自己有病,不肯看醫生,不肯吃藥,更不用談住醫院了,對這種病人真 的束手無策,呼救無門。所以對這種病人要有耐心和愛心,這是最重要的。還要避免與之爭吵或刺激,這樣會使病情惡化,增加病人與家人的痛苦。
這種病人,非常的機警,而且也疑心太重,時時刻刻防備有人當然包括我在內要害她,有時不吃給她做的飯,為了測驗飯裡是否有毒,她真的聰明絕頂,還買了一雙銀筷子,可以時時檢測防範。
在 台北的時候,她居然向當局告我是共產黨。在台灣要是共產黨,在所謂「威權」時代,那還得了,不被抓起來才怪。所幸官方知道她是精神不正常的人,所以我能逃 過一場無妄之災。有一天說兒子在美國成了要飯化子,也就是眾所皆知的「乞丐」,快想辦法給他匯錢,以免受苦,在台北的滬江醫院和台大的精神病科的病房她都 住過。
來美國後,因為她能聽話按時吃藥,那是她一生六年最幸福的歲月,有時到拉 斯維加斯賭場,她最喜歡玩電動賽馬,每次都贏幾十元。後因小兒鬧婚變,她大受刺激,於是舊病復發,從此拒絕按時吃藥,有時還把藥丟掉就說已經吃了,以致無 法過正常的生活。反而天天抽起煙來,最高的紀錄每天要抽一條,一支接一支的抽,沙發到處都是被煙頭燒的洞,幸而沒有釀成火災。在我疲憊不堪之際,她用煙頭 燒我的手腕,乘我不在家她把我們在北平中南海划船以及香山慈幼院所拍的那些有紀念性的照片,統統燒掉。同時也把她的貂皮大衣和中國猢狸腿做的皮袍在壁爐燒 掉。....................(更多詳細內容請閱讀當天<<星島日報>>)
這種病人,非常的機警,而且也疑心太重,時時刻刻防備有人當然包括我在內要害她,有時不吃給她做的飯,為了測驗飯裡是否有毒,她真的聰明絕頂,還買了一雙銀筷子,可以時時檢測防範。
在 台北的時候,她居然向當局告我是共產黨。在台灣要是共產黨,在所謂「威權」時代,那還得了,不被抓起來才怪。所幸官方知道她是精神不正常的人,所以我能逃 過一場無妄之災。有一天說兒子在美國成了要飯化子,也就是眾所皆知的「乞丐」,快想辦法給他匯錢,以免受苦,在台北的滬江醫院和台大的精神病科的病房她都 住過。
來美國後,因為她能聽話按時吃藥,那是她一生六年最幸福的歲月,有時到拉 斯維加斯賭場,她最喜歡玩電動賽馬,每次都贏幾十元。後因小兒鬧婚變,她大受刺激,於是舊病復發,從此拒絕按時吃藥,有時還把藥丟掉就說已經吃了,以致無 法過正常的生活。反而天天抽起煙來,最高的紀錄每天要抽一條,一支接一支的抽,沙發到處都是被煙頭燒的洞,幸而沒有釀成火災。在我疲憊不堪之際,她用煙頭 燒我的手腕,乘我不在家她把我們在北平中南海划船以及香山慈幼院所拍的那些有紀念性的照片,統統燒掉。同時也把她的貂皮大衣和中國猢狸腿做的皮袍在壁爐燒 掉。....................(更多詳細內容請閱讀當天<<星島日報>>)
Sunday, September 19, 2010
認識精神異常 防患未然
馬里蘭州警方9月1日開槍擊斃「為挽救地球」在探索頻道總部劫持人質的亞裔暴徒詹姆斯.李(James Lee)。據報導,李曾於2008年2月被法官判定為精神異常,要求他去精神病院接受治療。但李說:「我告訴精神科醫生我拯救地球的想法,他們找不到我有 錯的地方。」如今悲劇已發生,或許永遠沒有人知道事實真相,但筆者作為精神科急診醫生,這個新聞讓我深感現行法律的不足,以及人們對精神疾病的認識如此缺 乏。
在加州,警察或專業人員可以強制任何因為精神異常而具有傷害自己、他人,或 具有嚴重殘障的人,接受72小時病情評定和精神治療 (72-hour hold),其他州也有類似的法律。但是如果病人不願服藥,也沒有在醫院做出傷害自己或他人的行為,法律絕不容許醫生強迫病人服藥。而且,如果病人被留置 超過72小時,病人更可能要求法庭安排聽證會以決定應否讓其出院。很多時候,除非病人有傷害自己或他人的精神異常紀錄,法庭會判決盡可能讓病人接受「自願 門診」服務。雖然這是為了保護病人的權利,筆者認為,卻失去一個能夠幫助病人的黃金機會。試想一下,如果你不自認有病,你會否自願到精神科門診接受治療 呢?
在72小時精神急診的黃金時機內,醫生會如何幫助病人呢? 首先,醫生會排除嚴重疾病所引起的精神異常,據發表在老年精神和神經病期刊研究顯示,約三分之一的精神異常,起因是未被發現的潛在疾病。讓我分享一發表在神經精神科期刊的報告。
一 名65歲、從來沒有精神病的男子,因為「我的房子被伊拉克衛星竊聽」被家人帶來精神急症室。在過去兩個星期,他無法集中精神,講話過快,並且每晚只睡三小 時。他也忘記照顧他可愛的貓。因為妄想症通常發生在青春期(甚少發生在老人家身上),所以我替他進行腦掃描。CT掃描顯示他腦皮層輕度萎縮,以及15毫米 的動脈瘤壓著腦部,這動脈瘤正是造成妄想的原因。因此,在未確認是精神病症前,醫生要找尋其他可能導致精神異常的原因。
其 次,醫生會在這段時間與家人溝通,進一步了解病人的症狀。很多時候,初期病患在日常生活中已顯露不正常。就好像暴風雨前的天氣,及大病前期的發燒一樣。精 神科稱這變化為思覺失調(Early Psychosis)。思覺失調是指患者在思想及感覺上出現了問題,嚴重情況下更可能與現實處境脫節。這裡我描述一例精神異常的亞裔學生自殺前的表現。
學 生甲曾對他的教授投訴有人在圖書館、教室、甚至浴室嘲笑他,教授卻指出沒有人在教室嘲弄他。他開始嚴重抑鬱,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漸漸無法正常上班上學、飲 食習慣失調、失眠或睡眠時間混亂、幻聽、幻視、妄想,這些都是思覺失調跡象。通常思覺失調,如不及早醫治,可能發展成精神分裂症,或其他重性精神病。不幸 的是學生甲未向朋友、家人表達情緒,也未治療,最終選擇結束生命。
思覺失調患者的 邏輯與現實偏離,患者大部分是15至25歲青少年。患者在沒有任何事實依據的情況下,堅信有人要加害於他。有時患者可能服從幻聽的命令,而導致危險發生。 大部分患者經藥物、輔導和心理療法後復元,而近年研究更指出宗教信仰可以維護心理健康。許多父母可能會問,如果孩子出現思覺失調的跡象,如何幫助他?
美 國目前大約有2000萬名大學生,研究報告顯示,於2006年,約十分之一的大學生曾經尋求心理輔導。當中,超過18%的大學生有情緒病的症狀,10%認 真考慮過自殺,1.9%曾嘗試自殺。另一研究發現大約三分之一的大學生曾經酗酒和濫用酒精。從我的臨床經驗,不少大學生更濫用違禁藥物,如可卡因、安非他 命或大麻。
「我吸毒才會思覺失調,只要不吸便OK!」 一名16歲起吸毒的大一學生對我說。但是,毒品會刺激大腦製造大量多巴胺,從而引起思覺失調症狀,包括幻聽、妄想被逼害、判斷力下降等,長期吸食者會損害 大腦功能,讓認知、記憶及集中力均下降,絕對不是「不吸便OK」 。我相信這學生有很大的機會不能畢業。
大 學生思覺失調,可通過大學精神諮詢中心(college counseling center)尋求心理輔導或接受精神科醫生治療。其他思覺失調的病人可在精神急診或門診接受病情評定。思覺失調是可以治療的,而且絕大部分患者在接受治 療後均可康復。藥物可以有效地減退徵狀,及由症狀帶來的緊張、不安及困擾。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及早求醫。心理輔導更能鼓勵患者重返校園、工作和面對現實。
常有人問,有沒有比較容易的方式來了解精神科有關的法律?家人或好友需要接受72小時病情評定,我們如何能幫助,支持他?何謂精神分裂症?
一 部贏得西雅圖獨立電影節的紀錄片「不列名」(「Unlisted」),記錄了一段感人的故事,描述經過多年的恐懼和挫折,拉斯頓醫生(Delaney Ruston,M.D.)重新去找尋她長期疏遠,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父親。事情發生於洛杉磯,電影片名反映了拉斯頓醫生心中的恐懼,她不能面對有時正常,但 卻有時迷失在妄想中而傷害她的爸爸,所以她選擇在電話簿中「不列名」。她搬到西雅圖後,並沒有告訴父親她的新地址。然而,多年以後,身為內科醫師的她,卻 在低收入診所內看見許多患有精神病的病人,他們的悲傷正來自於家人的拋棄和不理解。當拉斯頓醫生年幼的兒子開始懂事,問她道:「我想見爺爺,爺爺呢?」 拉斯頓醫生決定再次去尋找她的父親,並再一次去了解她父親過去和現在的生活。她寫實地記錄了世上每一個人的責任─孩子應怎樣對待長輩,醫生應怎樣對待病 人,和社會應如何看待嚴重精神病患者。
「不列名」記錄了寬恕和愛,讓一般人認識並 接受社會有需要的一群。「不列名」(Unlisted)的官方網站是 http://www.unlistedfilm.com/。10/6(星期三)3、6、11PM,KCETWORLD/PBS(洛杉磯))10 /24(星期日)10PM KQED WORLD(舊金山);Garden city WLIW World 10/7 7PM(紐約州);Schenectady WMHT World 10/7 7PM(紐約州);Rochester WXXI World 10/7 7PM(紐約州)將播出,有興趣者可以在http://www.unlistedfilm.com/airdates.html 找到其他城市的播出時間。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廣場》認識精神異常 防患未然
在加州,警察或專業人員可以強制任何因為精神異常而具有傷害自己、他人,或 具有嚴重殘障的人,接受72小時病情評定和精神治療 (72-hour hold),其他州也有類似的法律。但是如果病人不願服藥,也沒有在醫院做出傷害自己或他人的行為,法律絕不容許醫生強迫病人服藥。而且,如果病人被留置 超過72小時,病人更可能要求法庭安排聽證會以決定應否讓其出院。很多時候,除非病人有傷害自己或他人的精神異常紀錄,法庭會判決盡可能讓病人接受「自願 門診」服務。雖然這是為了保護病人的權利,筆者認為,卻失去一個能夠幫助病人的黃金機會。試想一下,如果你不自認有病,你會否自願到精神科門診接受治療 呢?
在72小時精神急診的黃金時機內,醫生會如何幫助病人呢? 首先,醫生會排除嚴重疾病所引起的精神異常,據發表在老年精神和神經病期刊研究顯示,約三分之一的精神異常,起因是未被發現的潛在疾病。讓我分享一發表在神經精神科期刊的報告。
一 名65歲、從來沒有精神病的男子,因為「我的房子被伊拉克衛星竊聽」被家人帶來精神急症室。在過去兩個星期,他無法集中精神,講話過快,並且每晚只睡三小 時。他也忘記照顧他可愛的貓。因為妄想症通常發生在青春期(甚少發生在老人家身上),所以我替他進行腦掃描。CT掃描顯示他腦皮層輕度萎縮,以及15毫米 的動脈瘤壓著腦部,這動脈瘤正是造成妄想的原因。因此,在未確認是精神病症前,醫生要找尋其他可能導致精神異常的原因。
其 次,醫生會在這段時間與家人溝通,進一步了解病人的症狀。很多時候,初期病患在日常生活中已顯露不正常。就好像暴風雨前的天氣,及大病前期的發燒一樣。精 神科稱這變化為思覺失調(Early Psychosis)。思覺失調是指患者在思想及感覺上出現了問題,嚴重情況下更可能與現實處境脫節。這裡我描述一例精神異常的亞裔學生自殺前的表現。
學 生甲曾對他的教授投訴有人在圖書館、教室、甚至浴室嘲笑他,教授卻指出沒有人在教室嘲弄他。他開始嚴重抑鬱,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漸漸無法正常上班上學、飲 食習慣失調、失眠或睡眠時間混亂、幻聽、幻視、妄想,這些都是思覺失調跡象。通常思覺失調,如不及早醫治,可能發展成精神分裂症,或其他重性精神病。不幸 的是學生甲未向朋友、家人表達情緒,也未治療,最終選擇結束生命。
思覺失調患者的 邏輯與現實偏離,患者大部分是15至25歲青少年。患者在沒有任何事實依據的情況下,堅信有人要加害於他。有時患者可能服從幻聽的命令,而導致危險發生。 大部分患者經藥物、輔導和心理療法後復元,而近年研究更指出宗教信仰可以維護心理健康。許多父母可能會問,如果孩子出現思覺失調的跡象,如何幫助他?
美 國目前大約有2000萬名大學生,研究報告顯示,於2006年,約十分之一的大學生曾經尋求心理輔導。當中,超過18%的大學生有情緒病的症狀,10%認 真考慮過自殺,1.9%曾嘗試自殺。另一研究發現大約三分之一的大學生曾經酗酒和濫用酒精。從我的臨床經驗,不少大學生更濫用違禁藥物,如可卡因、安非他 命或大麻。
「我吸毒才會思覺失調,只要不吸便OK!」 一名16歲起吸毒的大一學生對我說。但是,毒品會刺激大腦製造大量多巴胺,從而引起思覺失調症狀,包括幻聽、妄想被逼害、判斷力下降等,長期吸食者會損害 大腦功能,讓認知、記憶及集中力均下降,絕對不是「不吸便OK」 。我相信這學生有很大的機會不能畢業。
大 學生思覺失調,可通過大學精神諮詢中心(college counseling center)尋求心理輔導或接受精神科醫生治療。其他思覺失調的病人可在精神急診或門診接受病情評定。思覺失調是可以治療的,而且絕大部分患者在接受治 療後均可康復。藥物可以有效地減退徵狀,及由症狀帶來的緊張、不安及困擾。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及早求醫。心理輔導更能鼓勵患者重返校園、工作和面對現實。
常有人問,有沒有比較容易的方式來了解精神科有關的法律?家人或好友需要接受72小時病情評定,我們如何能幫助,支持他?何謂精神分裂症?
一 部贏得西雅圖獨立電影節的紀錄片「不列名」(「Unlisted」),記錄了一段感人的故事,描述經過多年的恐懼和挫折,拉斯頓醫生(Delaney Ruston,M.D.)重新去找尋她長期疏遠,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父親。事情發生於洛杉磯,電影片名反映了拉斯頓醫生心中的恐懼,她不能面對有時正常,但 卻有時迷失在妄想中而傷害她的爸爸,所以她選擇在電話簿中「不列名」。她搬到西雅圖後,並沒有告訴父親她的新地址。然而,多年以後,身為內科醫師的她,卻 在低收入診所內看見許多患有精神病的病人,他們的悲傷正來自於家人的拋棄和不理解。當拉斯頓醫生年幼的兒子開始懂事,問她道:「我想見爺爺,爺爺呢?」 拉斯頓醫生決定再次去尋找她的父親,並再一次去了解她父親過去和現在的生活。她寫實地記錄了世上每一個人的責任─孩子應怎樣對待長輩,醫生應怎樣對待病 人,和社會應如何看待嚴重精神病患者。
「不列名」記錄了寬恕和愛,讓一般人認識並 接受社會有需要的一群。「不列名」(Unlisted)的官方網站是 http://www.unlistedfilm.com/。10/6(星期三)3、6、11PM,KCETWORLD/PBS(洛杉磯))10 /24(星期日)10PM KQED WORLD(舊金山);Garden city WLIW World 10/7 7PM(紐約州);Schenectady WMHT World 10/7 7PM(紐約州);Rochester WXXI World 10/7 7PM(紐約州)將播出,有興趣者可以在http://www.unlistedfilm.com/airdates.html 找到其他城市的播出時間。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廣場》認識精神異常 防患未然
Subscribe to:
Posts (Atom)